参考消息网7月15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14日刊登题为《在中国学生权衡专业选择之际,技术占据舞台中央》的报道,编译如下:
在上个月竞争激烈的高考之后,18岁的何俊杰(音)与上千万中国学生一样,正焦急等待哪一所大学的哪一个专业会录取他。
在评估自己的分数并研究自己有资格报考的大学和专业之后,何俊杰在填报志愿时重点关注了工科专业。
这名来自浙江省的年轻人说,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车辆工程专业是他的首选,因为它们“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何俊杰说:“我的许多同学也选择了与新技术和工程相关的专业,因为我们认为杭州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他提到的这座省会城市是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和人形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的所在地。
20多年前,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且房地产市场开始繁荣时,国际贸易和城市规划都属于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如今,以技术为核心的新浪潮正在重塑高等教育。
随着中美技术竞争加剧,与潜在技术进步相关的工科专业占据绝对优势,而中国正通过国家主导的体系将学生引入这些领域。
展开剩余6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新工科’近年来非常受欢迎,因为无论是就业岗位数量还是政府投资规模,‘新工科’都意味着良好的就业前景。”
“新工科”在2017年由教育部提出并在近年来逐渐流行,涵盖一系列跨学科和新兴专业,旨在与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保持一致。这些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智能制造、机器人和生物工程等。
过去几年,随着大学加速调整教学重点,中国学生纷纷涌入这些专业。
以文科见长的顶尖学府复旦大学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把文科招生比例从30%以上降至20%,为工科生腾出更多名额。
根据复旦大学5月发布的公告,该校今年将提供1000多个工科专业本科招生名额,占其总招生计划的近30%,同比增长超过20%。
大学专业的调整是对国家战略重点的回应,因为北京强调由技术驱动经济增长,同时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过去十年,中国教育部共新增备案约2万个本科专业点,涉及655个专业,其中工科新增最多。
德国Statista数据平台显示,工科在中国占主导地位,工科学生在2022年占中国本科生的36%,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仅为5%。
根据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商科是美国第一大专业,商科学生在2021至2022学年占本科生的19%,其次是医疗卫生专业和社会科学专业。(编译/卿松竹)
6月28日,国内首台全天时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图为参观者在活动现场了解该机器人。(新华社)
发布于:北京市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