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江苏南京的一间考场内,正值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进行到一半。此时,一位考生引起了监考老师的注意。这位考生已经完成了语文试卷的大部分,只剩下最后一道作文题。这本该是考生们快速完成的部分,但这位考生的表现却让监考老师感到意外。令老师惊讶的是,这名考生居然用古白话文来写作,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现代白话文方式。监考老师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初看之下,老师内心暗自为这位考生竖起了大拇指。
笔尖在试卷上舞动,字字珠玑,文章的语言流畅且富有表现力,令周围的气氛都仿佛为之凝固。四十分钟过去,这位考生终于停下了笔,满意地为作文画上了句号。其实,蒋昕捷自己也早有预感,这篇作文可能会得到高分,但谁也没想到,最终他的作文竟然拿到了满分。那篇作文,也成为他走入公众视野的起点。
蒋昕捷的作文《赤兔之死》让他一战成名。事后,蒋昕捷曾提到:“那篇作文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如果不是它,我或许早已从事计算机行业,可能在中关村卖电脑。”果然,这篇作文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原本他打算进入计算机专业,但最终他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成为了一名文科生。
展开剩余83%那么,21年后的今天,蒋昕捷的生活究竟如何?他的经历又是怎样的呢?
蒋昕捷出生在江苏南京,来自一个平凡的三口之家。父亲是一名普通教师,母亲则在外企工作。蒋昕捷从小就接触到古典文化,这一切都源于他外公对评书的热爱。上世纪80年代,评书在南京市民中间非常流行,蒋昕捷的外公是《广播书场》的忠实听众。小小的蒋昕捷也深受外公的影响,几乎每晚,他都会坐在外公的身旁,一起聆听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外公曾告诉他:“听评书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在蒋昕捷年幼时,他就开始接触到像《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作品,尤其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片段,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蒋昕捷的古典文化热情与日俱增,他不仅爱听评书,还开始大量阅读古代文学名著。随着年龄的增长,蒋昕捷逐步读完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因为对这些故事的热爱,他几乎能够记住书中的所有细节,甚至连《水浒传》里108将的绰号,《隋唐演义》里英雄人物使用的兵器,他都能如数家珍,几十年后依然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
在初中阶段,蒋昕捷的阅读范围进一步拓展,他阅读了《论语》、《庄子》等经典哲学书籍,这些书籍不仅扩展了他的知识面,也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基础。虽然同龄人忙于应付教材,但蒋昕捷的兴趣和阅读却早早超出了课本的范围,父母从小就鼓励他读书,甚至购买了大量书籍供他阅读,从不限制他的阅读选择。
2001年7月,19岁的蒋昕捷和其他考生一起走进了语文考场。在看到作文题目时,他并没有立即感到灵感的涌现,这是一道关于“诚信”的开放性题目。于是,蒋昕捷先完成了其他部分,直到他看到试卷中的一幅图画——图中画了一匹马。紧接着,试卷中提到了“赤兔马”这三个字,瞬间让蒋昕捷心中一动。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以写一个与三国故事相关的故事,讲述赤兔马为了诚信而牺牲的悲壮情节。作文题材和结构在脑海中瞬间成型。
于是,蒋昕捷的作文便如行云流水般写了下去。他浑身充满了写作的热情,完全沉浸在自己创作的世界中。当他放下笔时,他内心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觉得这篇作文应当能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果然,当阅卷老师看到这篇作文时,也感到眼前一亮。蒋昕捷独特的文笔和严密的逻辑让老师十分赞赏,最终给了满分。
蒋昕捷的作文让他一夜成名,在那个信息传播尚不发达的年代,许多报纸和网站纷纷报道了《赤兔之死》这篇作文。蒋昕捷正在泰山游玩时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得知自己作文被评为满分,他一时难以置信,反复确认后,激动得欢呼雀跃。隔天,他打电话告诉母亲:“明天你去买一份报纸,应该能看到我的名字!”
果不其然,次日的各大媒体几乎都报道了蒋昕捷的名字,那篇《赤兔之死》也成为了高考满分作文中的经典之作。此后,蒋昕捷的家也变得热闹非凡,媒体的采访纷至沓来,甚至有节目邀请他参与。原本宁静的家庭因一篇作文而被卷入了风口浪尖,但很快,家人们就恢复了平静,依旧过着朴素的生活。
这篇作文不仅让蒋昕捷在公众眼中声名鹊起,也彻底改变了他的未来。他最终以总成绩517分(未达到普通分数线)被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专业也从计算机改为了广播与电视新闻专业。
进入大学后,蒋昕捷身上的“名人”光环为他带来了一些压力。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他,担心他会变成“伤仲永”,但蒋昕捷没有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他始终保持低调,专心于学业,坚信只有扎实的功底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他也时常提醒后来者:“千万不要轻易模仿别人,要发挥自己的专长。”
大学毕业后,蒋昕捷如愿以偿成为了《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在2010年,他再次因撰写两篇关于地沟油的调查报道而引发关注。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蒋昕捷暂时淡出了公众视野。直到2016年,他以天猫公关总监的身份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接着又成为了天猫双11的代言人,随后晋升为银泰商业的助理总裁。
如今,蒋昕捷已经从一名优秀的少年成长为商业精英,证明了优秀的人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能脱颖而出。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来源于多年的积淀和不断沉淀的内功。正是那些年对古典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积累,才使得他在考场上展现出不凡的才华。
蒋昕捷的故事也给了我们启示:无论身处何种行业,沉淀自己、深耕自己,始终保持谦虚和踏实的心态,才能走得更远。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蒋昕捷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多读书,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稳步前行。
发布于:天津市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