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宗达先生诞辰120周年
纪念会上的发言
王宁
于校长、各位嘉宾、小萍老师和陆然、各位老师、各位同门学友:
今年是陆宗达先生120周年双甲子诞辰的年份,我们在这里聚会纪念这位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领域造诣深湛、振衰起弊的一代宗师。也交流学术心得,汇聚创新体会。
感谢兄弟院校一直是我们亲密学术朋友的同行专家前来莅临指导,特别是董琨老师赠给我们的长卷无比珍贵。
感谢颖民老师的家人王小萍教授和陆然跟我们一起怀念亲人。
在这个会上,于校长亲临讲话,语重心长,给我们极大鼓舞。
欢迎各位同门学友从全国各地回到母校重温师教、再续友情。
展开剩余71%陆宗达先生是章黄之学在20世纪的重要传人,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按照章黄学术振兴中国文化、创建中国自主的语言文字理论体系,以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宗旨,并按照乾嘉-章黄培养传承学人的方法教学育人。20年后,他在我国硕博士研究生制度开创的初期,将章黄学术正式纳入北师大中文专业下的古汉语学科,使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以崇高的精神、崭新的面貌重返高校。章黄之学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厚的学术积淀,明确的建构目标,给学科在新时代的成长以足够的信心。
陆宗达先生对章黄之学的多个方面都有继承发展。他在章黄《说文》学的基础上,用系联的方法进一步发掘出《说文解字》的理论规律,总结出汉字形义系统,证实了汉语“字词一体,字为基石”的特点。他在太章《文始》、季刚先生《说文同文》的基础上,更全面地梳理了《说文解字》同源字,验证了汉语发展中确立的音义系统,证实了汉语“文白相续,文为根基”的特点。他在乾嘉“因声求义”的基础上,彰显了汉语研究重视意义的特点,促成了训诂方法方法的科学化。为此,他深刻地讲述了语言文字和历史“不可取之域外”的道理。正是因为陆宗达先生用自己实际的学术研究过程和成果引领学科,也正是因为他对学生既有宏观的指导,又有微观的示范,才能使学科的发展既遵循师承,坚守自己的特色,也能借鉴、吸收各方成就,与其他语言文字学平等对话。
陆宗达先生是北师大文史专业优秀卓越的专家学者中的一位。章黄学术的代表人物太炎、季刚两位先生,以及吴检斋、沈兼士等先生先后在北师大任教。与陆先生同时的刘盼遂、萧璋、俞敏、曹述敬先生共同带领教研室论学授业,北师大的老一辈文史专业大师,很多来源于辅仁大学,以陈垣先生为代表的我们的文史专业的师长,他们是一众爱国的饱学之士,胸怀宽广,学问精深,在对中国传统的态度上,理性维护,深入解读,根底坚实,守正而创新,在北师大这个历史悠久的教育最高学府,他们的学问凝聚着深厚的教育情怀。有了这样的老师群体,文史学科有着明显的特色,章黄之学能在这里扎根,是很自然的。
我们学科在陆宗达先生创建后,是在国家的培育、校领导的扶持、前辈师长的引领和许多学术朋友的帮助、支持下,才能成长的。现在,几代学者合力传承,更年轻的一代也已经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术虽然有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更是天下之公器。人文科学在新的时代会面临诸多困难,接受很多考验。在纪念创建学科前辈师长的时候,我们应当想到自己的责任,我们会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但不会固步自封,更要虚心学习他人之所长,把学科建设得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的希望。
谢谢大家!
转载自公众号“中国训诂学研究会”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
发布于:黑龙江省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